治胃病用的“制酸剂”,分为抑酸和抗酸,有什么不同?
有朋友说自己有胃溃疡,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痛,有人告诉他需要服用制酸剂减少胃酸。但是去了药店才发现,制酸剂有很多种,分为抑酸与抗酸两种作用,要怎么选?
华子告诉他,虽然抑酸药物与抗酸药物都可以减轻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,但是以他的情况,需要较长时间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伤害,才能促进溃疡的愈合,所以选用抑酸药物更为适合,而抗酸药物则治标不治本。
一、抗酸药物有哪些
抗酸药物指的是直接中和胃酸的药物,但是不影响胃酸分泌。可以快速降低胃内酸度,迅速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、胃灼热感、反酸等症状,不过会刺激胃泌素的分泌,不利于溃疡的愈合,所以一般只作为消化性溃疡的辅助治疗。
常用药物有碳酸氢钠、氢氧化铝、铝碳酸镁、碳酸钙等;不过此类药物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,比如碳酸氢钠中和胃酸时会大量产气,而且含钠,高血压及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慎用。氢氧化铝有可能导致便秘,如果溃疡出血量较大,会与血液形成胶块有引起肠梗阻风险。
铝碳酸镁不能用于严重肾功不全、低磷血症者;碳酸钙会增加高钙血症风险,不能与洋地黄类药物(如地高辛)合用。
二、抑酸药物有哪些
抑酸药物指的是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,作用持久,可以长期减弱胃内的酸度,有利于溃疡的恢复,也可以用于反流性食管炎、卓艾综合征、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溃疡(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损伤)等疾病的治疗。
展开全文
常用药物有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(如伏诺拉生);质子泵抑制剂(拉唑类),如雷贝拉唑、兰索拉唑、奥美拉唑等;H2受体拮抗剂(替丁类),如法莫替丁、雷尼替丁、西咪替丁等。
其中伏诺拉生的抑酸作用最强;拉唑类药物最为常用;替丁类药物的注射剂用于急性消化道损伤,而口服剂型主要用于拉唑类药物的补充或替代治疗。
三、抑酸治疗需要达到疗程
胃酸过多相关疾病的治疗主要使用抑酸药物,而抗酸药物通常只用于快速解除症状,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,不建议长期服用。
消化道黏膜有较强再生功能,只要减少胃酸对黏膜的侵蚀,就可以自行恢复,但黏膜的恢复过程需要时间,所以抑酸药物需要达到疗程才有较好治疗效果,停药过早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。
比如说,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,常规方案需要使用拉唑类药物联合抗生素、铋剂,疗程10-14天;治疗胃溃疡时,抗酸药物的疗程需要6-8周;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,抗酸药物的疗程需要4-6周;治疗胃食管反流时,抗酸药物的疗程需要4-8周;如果病情严重,疗程还需要适当延长。
总结一下,治疗胃酸过多的制酸剂,分为抗酸药物与抑酸药物,其中抗酸药物主要用于快速缓解症状,不建议长期使用;抑酸药物才是治疗疾病的“主力军”,但需要达到相应疗程才能保证疗效。
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对用药有疑惑,请咨询医生或药师。我是药师华子,欢迎关注我,分享更多健康知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