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买俄罗斯石油是80美元一桶,印度却是35美元,当了冤大头吗?
中国花80美元一桶买俄罗斯石油,而印度只花35美元一桶,这看起来似乎中国吃了亏。网上不少声音说中国在“傻乎乎”地替俄罗斯撑腰,结果反倒自己掏了更多的钱。但如果深入分析,就会发现事情远比表面复杂。 先说价格差距的根源。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石油出口遭到西方严厉限制。尤其是从2022年12月开始,欧盟全面禁止海运进口俄罗斯原油。俄罗斯为了寻找新出路,只能大力开拓亚洲市场,把石油卖给印度和中国。印度买的主要是乌拉尔原油,这种原油含硫量高、杂质多、炼制难度大,通常比轻质低硫原油价格便宜。2022至2023年间,乌拉尔原油的基准价大概在每桶40至50美元之间,印度打折后能以35美元的低价购入。而中国购买的则是西伯利亚的ESPO轻质低硫原油,这种油品质更好、含硫低,适合多数炼厂直接使用,价格自然更高,与布伦特原油挂钩,维持在80美元左右。由此造成了两国在进口价格上的显著差异。 油种的不同决定了价值差。乌拉尔油就像“黏稠的重油”,欧洲炼厂之前常用,但需要更多工艺来处理。印度现在接盘,把原油炼成柴油,再出口到欧洲赚取差价。而ESPO油轻质低硫,炼制效率高,中国炼厂几乎不用做额外调整即可消化,因此价格高企也在情理之中。2023年布伦特均价在83美元左右,ESPO保持同步,而乌拉尔在折扣后经常跌到50美元以下。印度确实因此省下了上百亿美元的能源成本,但中国并没有吃亏,因为买到的是高品质、稳定的资源,符合“好货自然贵”的逻辑。
展开全文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标注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评论